【新華網】山東法院樹牢“大管理觀” 發揮“兩張清單”效能
“工作任務分配缺乏系統性和全局性,工作人選靠臨時安排,且同類工作人選無法固定。”面對以前工作任務分配難的問題,威海中院民二庭庭長劉志敏坦言,每個人的能力和特點都沒能得到充分發揮,對干警的評價也缺乏客觀標準。如今情況卻不同了,“兩張清單”制度成為了她轉變工作思路,解開這類難題的竅門。
??一橫一縱劃出“責任田”
??“兩張清單”指的是部門工作職責清單和個人崗位職責清單,這是山東高院在全省法院推行的一套管理舉措,給每名干警劃下了有橫有縱的“責任田”。
??為何推行這樣一套管理舉措?“就是讓每個人知道自己干什么、怎么干、干了不白干。”山東高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蘇愛軍說道,雖言簡意賅卻道出關鍵。
??法院內部管理依據的“三定”方案相對概括,有些部門負責人缺乏科學管理理念,少數干警對個人職責不夠清楚……從部門到干警,工作職責上沒有清晰明白的路徑指引。正是過去缺位的“明白賬”催生了“兩張清單”。
??發現問題是前提,解決問題是關鍵。內容的規范、權責的衡量、考核的完善,并非一蹴而就。2023年3月,山東高院率先在省高院辦公室等5個內設部門開展“兩張清單”的試點運行工作,5月在省高院所有部門推開,9月在全省法院全面鋪開。
??半年時間,從試點經驗的總結到內容格式的規范再到運行問題的反饋……這份“責任田”的一橫一縱逐漸清晰——橫向上,依據“三定”方案規定,將承擔的各項工作任務逐項逐條分解到部門、落實到崗位、量化到個人,進一步改進和規范法官、審判輔助人員及綜合部門人員的權限職責,劃出職責范圍,確保與部門職責一一對應,保證“事事有交代”。縱向上,厘清各層級職責關系,建立健全權責清單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讓每位干警都能清楚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做到權責有界,各有分工。
??打開省高院民一庭庭長的崗位職責清單,主要職責、任務事項、聯絡部門一目了然。清單分黨支部書記、行政管理、案件審判和監督指導、綜合調研4項職責,每項職責下又細化出共31條具體任務。“兩張清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將各部門工作職責和個人崗位職責條目化分解,清單化管理,讓任務分工清晰化,精準履職具象化。
??一增一減釋放“效能閥”
??“對于職責交叉的工作,我們向上一級統籌管理,庭長解決不了的由分管領導統籌,分管領導解決不了的由院長統籌。比如,少審、環資、知產實行‘三審合一’,原來的管理模式是三個庭的刑事案件由分管刑庭的院領導負責,其他案件由分管院領導負責,經常銜接不暢。”濰坊中院相關負責人提到的問題,是很多法院存在的共性問題。
??在分配任務時,特別是職責邊界模糊的任務,“兩張清單”迅速明確責任人員,防止分配隨機、推諉扯皮的優勢凸顯出來。濰坊中院黨組經過研究,進一步完善了三個庭的“兩張清單”,所有案件統一由分管院領導管理,提升了“三審合一”的審判效能。濰坊中院2024年新增了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任務,黨組分別明確研究室、立案庭、刑事審判庭、民商事審判庭等部門職責,通過職責清單化把“府院聯動”這一要求落到了實處。
??“我們將‘兩張清單’與辦案機制改革相結合,通過推動速裁快審和專業化審判‘兩駕馬車’雙驅動,明確職責分工、優化選案機制、強化流程銜接,速裁團隊辦案占比達67.93%。”在萊陽法院干警竇澤杰看來,“兩張清單”有效推動了部門與部門、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工作銜接和流轉,提升了工作質效,達到“1+1>2”的效果。
??建立坐標定下錨點,當個人職責不再有“盲區”時,干警也真正減掉了不必要的負擔和無意義的內耗,讓那些“想干事、會干事”的人卸下了“心理包袱”。
??對于泰安中院剛從綜合部門轉入業務庭的萬曉倩來說,“兩張清單”讓其崗位變動、工作交接不再迷茫。“‘兩張清單’非常實用,讓我對新崗位的具體工作細節一目了然,幫我更快適應新崗位、進入新角色。”
??“以前一說起信息、調研、宣傳這些,大家都知道很重要,但業務庭真正愿意認領的人卻很少,現在不一樣了,法官既辦案又動筆,辦案調研兩手抓、兩手硬。”說起“兩張清單”實施前后的變化,泰安中院研究室主任馬躍深有感觸。工作職責涇渭分明后,干警告別無端負累,輕裝上陣,向有案能辦、提筆能寫、遇事能上的復合型人才方向發展。2024年,全省法院有309篇案例入選最高法院的典型案例,36篇學術論文在全國法院第三十六屆學術討論會中獲獎,其中2篇榮獲一等獎。
??一增一減,增的是效能,減的是負擔,增減之間,激發的是活力,形成的是動力。“兩張清單”推行以來,廣大干警干事創業激情的提升,帶動了審判質效的提升。2024年,全省法院結案同比增加16.7萬件,審限內結案率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
??一動一靜勾勒“全畫像”
??落實“兩張清單”基礎在“建”、重點在“用”、關鍵在“考”,環環相扣才能實現閉環管理。山東法院將“兩張清單”與干部晉升、評優評先、日常監督管理相結合,通過對干警個人崗位職責落實情況進行分析研判,為組織選人用人提供依據和參考。2024年,省法院遴選員額法官,創造性將個人崗位職責清單與個人業績考評相結合,以清單任務完成的數量和質量情況作為個人業績考評的依據,有效激勵廣大干警干事創業、履職盡責。
??“2024年我的年終考核結果躍居條線法官助理前列,得益于一篇論文獲得了全國獎項。”泰安中院法官助理胡維瀟坦言。她在高質量完成輔助法官辦案的同時,還積極對辦案中發現的問題研判分析,制發司法建議,撰寫理論文章,而她的崗位職責落實情況及工作業績也通過考核客觀反映出來。
??山東法院圍繞“兩張清單”,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考核機制。青島中院采取差異化考核方式,制作規定動作、自選動作《配檔表》;煙臺中院突出重點指標動態分析研判,每季度召開“兩項活動”奪旗打榜交流推進會;濰坊中院實行周例會“對單點評”、月調度“照單督辦”、季研判“亮單問效”;德州中院制定的少年審判業績考核辦法還被最高人民法院推廣應用。
??指標動態調整,職責動態更新,運行動態監督,只有聚焦動態管理,定期督促落實,讓人人知責守責、盡責擔責,才能用好用活“兩張清單”里靜態的職責明細,讓干警“業績畫像”更加立體飽滿。2024年,全省法院有407個集體和680名個人受到省級以上表彰表揚,既展現了齊魯法官的良好形象,又激發了法院隊伍的內生動力。
??新時代審判工作現代化呼喚科學、規范、精準的“大管理”模式,山東法院通過建立完善“兩張清單”制度,回應了這一現實需求,讓科學管理走進了廣大干警心中。縱橫有度、增減有效、動靜有為,“兩張清單”已成為助推山東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無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