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法院參加“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10月17日上午,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委政法委負責同志等介紹“十四五”時期山東以高水平政法工作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情況。省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王闖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針對記者關于全省法院在加強破產審判方面有哪些舉措和成效這一問題,王闖表示,“十四五”期間,全省法院堅持“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就是法院工作大局”,充分發揮破產審判“拯救”和“出清”作用,2021年以來審結破產案件2899件,通過破產處置盤活存量資產3199.9億元,化解企業債務1.61萬億元,釋放土地資源17.98萬畝,安置企業職工29.1萬人,有力服務保障了資源優化配置、產業轉型升級。牢固樹立正確理念,明晰破產審判導向,堅持“能重整不清算”,審結破產重整案件772件,深挖困境企業的挽救價值,多方驗證重整可行性,最大限度“保企業”,努力實現債權人、企業、市場和社會的雙贏多贏共贏。深入推進府院聯動,凝聚破產審判合力,聯合20個部門出臺《關于建立企業破產處置府院聯動機制 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推動建立“法院提出需求、政府統籌協調、職能部門聯動解決”的工作機制,合力破解企業破產中的職工安置、土地調規、稅收減免等問題。著力健全審判機制,提升破產案件質效,制定出臺《破產案件簡易快速審理工作指引》《企業破產案件審理規范指引》,深化破產案件繁簡分流,堅持一案一策、一案一團隊,妥善審理了神飛船舶、昌邑石化等一批具有代表性、影響力的破產案件,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針對記者關于全省法院在“十四五”期間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開展的重點工作及成效這一問題,王闖表示,“十四五”期間,全省法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擔當,堅持“1234”工作思路,做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努力以高質量審判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堅持嚴格公正司法,堅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深入開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非法集資等專項行動,依法懲治腐敗犯罪,審結一審刑事案件35.5萬件,著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堅持緊扣中心大局,貫徹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深入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司法專項行動,加大對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行為的懲治力度,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新興產業、重點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出臺以涉外審判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的20條措施,服務保障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堅持“抓前端、治未病”,完善“總對總”訴調對接機制,吸納4814家調解組織和1.8萬名調解員參與調解工作,全面助推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出臺工作指引,選派840名審判訴服人員入駐縣級綜治中心,實現法院入駐全覆蓋。發揮司法裁判規范、引領作用,舉辦精品案例講評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營造良好法治環境。